2024年12月6日下午,我校“互联网+支教”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赴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新民小学成功举办了“互联网+支教”线下实践活动暨“互联网+支教”试点学校授牌仪式。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交流与沟通,增强师生间的情感联系,提升“互联网+支教”课堂教学效果。
新民小学李科校长带领志愿者同学参观了校园并详细介绍了新民小学的百年建校历史和目前师生的基本情况。随后,艺术学院院长成党伟院长和信管中心崔炜荣主任共同为新民小学授予“互联网+支教”试点学校牌匾。

在师生联谊活动的环节,筑梦支教队的6名同学与新民小学的8名小学生进行了互动,通过即兴提问之前课堂所授内容、“你来比划我来猜”、秧歌舞步学习等环节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烛光支教队的3位同学带领孩子们在操场进行了“爱的抱抱”、“请与我击掌”快乐游戏,师生沉浸在一片快乐的气氛之中。风之彩支教队的4名同学组织开展了“盲盒礼物大放送”和创意画布涂鸦等活动。之后,筑梦支教队、烛光支教队分别为在本学期“互联网+支教”音乐课堂、绘本故事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互联网+支教学习之星”及“活力之星”荣誉证书和奖品。


最后,新民小学李科校长主持召开了师生座谈会。他对安康学院及支教队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提出了两点希望:第一,由于新民小学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一些学生心理较为脆弱,希望授课老师授课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德性品行,先教孩子做人再教知识;第二,由于线上授课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距离感,所以希望授课老师在授课时多关注屏幕里孩子的上课状态,多进行互动提问。最后,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支教”课堂效果、下一步授课计划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此次线下实践活动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也为“互联网+支教”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改进方向。
(撰稿/刘玮;照片/“互联网+支教”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审核/崔炜荣;发布/张媛)